宿三岔河

宿三岔河朗读

何处堪投宿,连衣枕白沙。中宵霜似箭,一夜泪如麻。

掷石投山鬼,穿林起乱鸦。髑髅常伴饮,谁畏盏中蛇。

释今无

今无(一六三三—一六八一),字阿字。番禺人。本万氏子,年十六,参雷峰函是,得度。十七受坛经,至参明上座因缘,闻猫声,大彻宗旨。监栖贤院务,备诸苦行,得遍阅内外典。十九随函是入庐山,中途寒疾垂死,梦神人导之出世,以钝辞,神授药粒,觉乃苏,自此思如泉涌,通三教,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,谒师叔函可,相与唱酬,可亟称之。清圣祖康熙十二年(一六七三)请藏入北,过山东,闻变,驻锡萧府。十四年回海幢。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。著有《光宣台全集》。清陈伯陶编《胜朝粤东遗民录》卷四有传。 ...

释今无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春雨作风风作雨,城南閒却望春台。人曾有约漫相失,老不待招还自来。

酒兴诗狂难料理,黄莺紫燕莫疑猜。倦飞亭上晴堪赏,分付桃花缓缓开。

()

祇园甘露滴,使我宿酲消。独自留方丈,诸天不寂寥。

行踪泥芳草,吟兴写芭蕉。已作逃禅客,无烦折简招。

()

屈平作颂独称渠,曾此西山立丑懦。

君子得舆知有待,高林硕果未尝无。

()
张伯元

忽来方外香,欲言言不得。为问识广者,一时皆语塞。

()

卧病什经春,毛锥久不亲。偶然逢孝子,忽复作诗人。

椿树迎从楚,菱花圣过秦。旧庐仍墓侧,雪兔几蹄驯。

()

晚秋气始肃,远客早知寒。登舻越重河,长路浩漫漫。

郑君去故国,水宿更风飧。因兹搆沈绵,伏枕在江干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