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光失神阿,貂珰遂盘据。根株入紫房,日夜兴党锢。
慷慨二三公,奋髯欲收捕。虹蜺扬其晖,牢狱竟填聚。
殄瘁忧邦国,烽烟逼王辂。小人亦剥庐,曝骨纷无数。
清议死不泯,剧贼尚瞻顾。浸浔娱九锡,未敢移汉祚。
至今襄城野,突兀李膺墓。愤景入空苍,萧萧杀狐兔。
咏史二十四首 其十。明代。黄淳耀。 建光失神阿,貂珰遂盘据。根株入紫房,日夜兴党锢。慷慨二三公,奋髯欲收捕。虹蜺扬其晖,牢狱竟填聚。殄瘁忧邦国,烽烟逼王辂。小人亦剥庐,曝骨纷无数。清议死不泯,剧贼尚瞻顾。浸浔娱九锡,未敢移汉祚。至今襄城野,突兀李膺墓。愤景入空苍,萧萧杀狐兔。
黄淳耀(1605~1645)明末进士、抗清英雄。初名金耀,字蕴生,一字松厓,号陶庵,又号水镜居士,汉族,南直隶苏州府嘉定(今属上海)人。曾组“直言社”,崇祯十六年成进士,归益研经籍。弘光元年,嘉定人抗清起义,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。城破后,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。能诗文,有《陶庵集》。 ...
黄淳耀。 黄淳耀(1605~1645)明末进士、抗清英雄。初名金耀,字蕴生,一字松厓,号陶庵,又号水镜居士,汉族,南直隶苏州府嘉定(今属上海)人。曾组“直言社”,崇祯十六年成进士,归益研经籍。弘光元年,嘉定人抗清起义,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。城破后,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。能诗文,有《陶庵集》。
同君倚过圣俞。宋代。司马光。 王畿一古枢,簿领日填积。自非奉朝请,九衢未尝识。今北到东城,胥靡暂逃役。近指圣俞居,安能不往觌。一室静萧然,昏碑帖古壁。叩阶读新诗,迷闇得指括。笑言殊未足,黯然日半夕。呼马小归涂,灯火已历历。又知几何时,更有重来迹。
依韵和宋次道龙图阁曝书。宋代。王珪。 五云迎晓禁庐开,不及华衣曳老莱。宝藏发函金作界,仙醪传羽玉为台。已逢天上非常景,更约人间第一材。白首庙堂终乞去,明年此会定应来。
莼二绝 其二。宋代。张侃。 达人胸次与天宽,到处浮家得细看。满盌莼丝浮碧色,不妨邀客话儒酸。
感怀冬夜。明代。赵迪。 穷冬天地闭,积雪暗河关。身世随孤雁,家林隔万山。江声回积梦,灯影对愁颜。遥夜心千里,萧萧两鬓斑。
磐湖秋色同诸禅侣夜坐。明代。罗万杰。 露下空山客袂凉,残荷新菊叠衰荣。池边宿鸟翻林影,竹里流泉杂磬声。是夕逢秋偏澹滟,何人对月不凄清。香瓯茗碗共深坐,一室萧然称野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