隐君扁舟离五湖,初闻邑子惊陶朱。
多金不用五{左牛右孛}术,高阁惟藏万卷书。
牙签玉轴比四库,缥帙锦囊过五车。
河间阙遗应复购,汲冢蠹简嗟无余。
碧山学士解传业,黄卷古人相与居。
谢庭芝兰信灵秀,窦家椿桂皆芬敷。
朱栏翠瓦照空碧,秋山晚林共扶疏。
寒溪送月出幽谷,白云因风生坐隅。
道山三馆限清禁,山中此乐彼所无。
异时联华陟严近,白虎东观文石渠。
愿待善本校中秘,毋令後儒争鲁鱼。
经史阁。宋代。李廌。 隐君扁舟离五湖,初闻邑子惊陶朱。多金不用五{左牛右孛}术,高阁惟藏万卷书。牙签玉轴比四库,缥帙锦囊过五车。河间阙遗应复购,汲冢蠹简嗟无余。碧山学士解传业,黄卷古人相与居。谢庭芝兰信灵秀,窦家椿桂皆芬敷。朱栏翠瓦照空碧,秋山晚林共扶疏。寒溪送月出幽谷,白云因风生坐隅。道山三馆限清禁,山中此乐彼所无。异时联华陟严近,白虎东观文石渠。愿待善本校中秘,毋令後儒争鲁鱼。
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学家。字方叔,号德隅斋,又号齐南先生、太华逸民。汉族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6岁而孤,能发奋自学。少以文为苏轼所知,誉之为有“万人敌”之才。由此成为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应举落第,绝意仕进,定居长社(今河南长葛县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论古今治乱,辨而中理。 ...
李廌。 李廌(zhì)(1059-1109) 北宋文学家。字方叔,号德隅斋,又号齐南先生、太华逸民。汉族,华州(今陕西华县)人。6岁而孤,能发奋自学。少以文为苏轼所知,誉之为有“万人敌”之才。由此成为“苏门六君子”之一。中年应举落第,绝意仕进,定居长社(今河南长葛县),直至去世。文章喜论古今治乱,辨而中理。
雨中过韶州。明代。朱綝。 船下韶泷日欲晡,四山云起景模糊。沙鸥冲雨频来去,汀树迷烟半有无。作客又惊三月暮,思家其柰一身孤。愁怀浩浩浑如醉,独倚篷窗听鹧鸪。
夜宿五层楼 其一。明代。王渐逵。 半空楼阁肃虚清,浑象冲融灏气明。永夜银河低自照,中天朱鸟静相擎。祥风浣浣仙灵近,湘簟潇潇慧思生。此意未应传下界,晓来悽对万家城。
题古中盘五松图。清代。蔡新。 昔闻毕宏韦偃画古松,振笔长风浩呼哅。如何此卷仅矮幅,而多夭矫腾踔之蟠龙。鳞爪攫拿势莫至,涛声在耳云荡胸。倬哉万松老居士,笔端具有造化工。此图何处得画本,传自古云盘谷之中峰。侍从宸游多燕暇,相对胜友此扶筇。濡毫拂素标异状,貌得盘山古干真形容。最怜后彫质,沐日浴月几春冬。太平之世岂独民仁寿,草木亦含雨露浓。君不见,泰山上有五大夫,风烟剥落摧秦封。如此苍髯礌磈突兀自千古,得非福地神秀钟。松兮松兮,安得布袜青鞋盘桓于尔侧,彷佛乎桂殳木客之高踪。
送姚处士归亳州。唐代。刘得仁。 白发麻衣破,还谯别弟回。首垂听乐泪,花落待歌杯。石路寻芝熟,柴门有鹿来。明王下征诏,应就碧峰开。
河传 同次泉登夔州南城。清代。冯煦。 城阙。愁绝。落花时。野戍残旂雨微。峡中一春无雁飞。相思。北来音信稀。十二青楼临大道。春渐老。处处生芳草。杜鹃啼。人未归。路迷。片帆吹又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