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庭芳·促织儿

满庭芳·促织儿朗读

月洗高梧,露漙幽草,宝钗楼外秋深。土花沿翠,萤火坠墙阴。静听寒声断续,微韵转、凄咽悲沉。争求侣,殷勤劝织,促破晓机心。

携向华堂戏斗,亭台小、笼巧妆金。今休说,从渠床下,凉夜伴孤吟。

译文

月光清澈如水,沐浴着高高的梧桐林。夜露润湿幽暗的秋草,宝钗楼外秋意正深。青苔沿着墙根伸展,忽见一个萤火虫坠下墙阴。静静地听着蟋蟀的叫声,断断续续,声声凄凉。它并不是为了寻求伴侣,而是殷勤地督促妇女织布做衣,可谓费尽了苦心。

曾记得孩提时,小伙伴相互招呼着,提着灯笼四处搜寻蟋蟀。端水灌进蟋蟀的洞穴里,又放轻脚步仔细听着,追寻逃跑蟋蟀的声音。任凭月光花影铺了满身,独自一个人也要追踪。将逮到的蟋蟀兴致勃勃地带到精美的厅堂参加戏斗,与他人的蟋蟀决一雌雄,亭台般的小笼小巧而涂金色。而今不必再度提起幼年趣事,雅兴已经没了。蟋蟀正在我的床下发出低吟,在寒冷的夜里陪伴着我这孤独的人哀叹悲吟。

注释

促织:蟋蟀。

漙(tuán):露水多。

宝钗楼:唐宋时咸阳酒楼名。

土花:青苔,苔藓。

劝:催促。

机心:原指机巧功利之心。这里是说蟋蟀为“劝织”而煞费苦心。

灌穴:古时抓蟋蟀的一种方法,将水灌进蟋蟀穴,逼迫蟋蟀出来。

敛步:脚步很轻。

华堂:精美的厅堂。

亭台:指盛蟋蟀的笼子

笼巧妆金:因笼子小巧而涂金色。

渠:它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陶尔夫著 .宋词今译:语文出版社,1995-07:233

满庭芳·促织儿创作背景

  据姜夔《齐天乐》咏蟋蟀的小序,张鎡这首词是宋宁宗庆元二年(1196)在张达可家与姜夔会饮时,听到屋壁间蟋蟀声,两人同时写来交给歌者演唱的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唐圭璋等著 .《唐宋词鉴赏辞典》(南宋·辽·金卷) . 上海 :上海辞书出版社, 1988年版(2010年5月重印):第1668-1669页

张鎡

张鎡,字功甫,原字时可。因慕郭功甫,故易字功甫。号约斋。居临安,卜居南湖。循王张俊之曾孙。隆兴二年(1164),为大理司直。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。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,迁司农寺丞。开禧三年(1207)与谋诛韩侂胄,又欲去宰相史弥远,事泄,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,卒于是年后。张鎡出身华贵,能诗擅词,又善画竹石古木。尝学诗于陆游。尤袤、杨万里、辛弃疾、姜夔等皆与之交游。《齐东野语》载“其园池声妓服玩之丽甲天下”,又以其牡丹会闻名于世。 ...

张鎡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石头王气藉公扬,突尔县车鬓未苍。供茹芝探四皓紫,欲分金乏雨疏黄。

勒名鼎上虫鱼瘦,赐浣湖中烟月长。只恐东山栖不稳,九州转运苦戎羌。

()

别业中丞旧,新塘凿更奇。亭深凫雁渚,树老凤凰枝。

惜往宁多日,徵欢又一时。洗杯酬爱弟,偏忆渭阳诗。

()
李宣龚

事业欲安说,溪边柳成围。当时叩门人,百过亦已衰。

此园在城东,地偏故自奇。世俗便贵耳,浊醪争载窥。

()
何孟春

莫道春风好,春风易白头。

君看花里鸟,亦有世间愁。

()

望中雪岭界天横,雪外青瑶甃地平。

白底是沙青是海,卷帘看了却心惊。

()

百卉俱飘息,丛桂出高冈。年年七八月,空际散天香。

有桂独后发,若自甘退藏。繁枝零玉露,翠节霏轻霜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