鸿雁双双度雁门,相呼相唤不离群。
昼衔芦藋缴,夜宿关河同梦魂。
稻粱既足江南阔,秋水增波叶微脱。
洞庭湖畔云卧沙,彭蠡矶头弄烟月。
一朝无事忽相违,一向东飞一向西。
西飞渺渺秦山曲,东去悠悠沧海湄。
秦山沧海遥相望,顾影徘徊各惆怅。
山有猩鼯与网罗,水有蛟鼍与风浪。
回头却恨不同栖,辛苦皆因独自飞。
不问天南与天北,何时相见得同归。
鸿雁篇。元代。陈基。 鸿雁双双度雁门,相呼相唤不离群。昼衔芦藋缴,夜宿关河同梦魂。稻粱既足江南阔,秋水增波叶微脱。洞庭湖畔云卧沙,彭蠡矶头弄烟月。一朝无事忽相违,一向东飞一向西。西飞渺渺秦山曲,东去悠悠沧海湄。秦山沧海遥相望,顾影徘徊各惆怅。山有猩鼯与网罗,水有蛟鼍与风浪。回头却恨不同栖,辛苦皆因独自飞。不问天南与天北,何时相见得同归。
陈基(1314-1370),字敬初,台州临海(今属浙江)人,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(今属张家港市)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,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。元末大乱,群雄纷起,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,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,参其军事,张士诚称王,授内史之职,后迁学士院学士。军旅倥偬,飞书走檄多出其手。朱元璋平吴,爱其才,召之参与《元史》的纂修工作,书成后赐金而还,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。陈基能文善书,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。明史有传。著有《夷白斋稿》35卷,内诗1卷,文24卷,又外集诗、文各1卷。 ...
陈基。 陈基(1314-1370),字敬初,台州临海(今属浙江)人,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(今属张家港市)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,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。元末大乱,群雄纷起,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,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,参其军事,张士诚称王,授内史之职,后迁学士院学士。军旅倥偬,飞书走檄多出其手。朱元璋平吴,爱其才,召之参与《元史》的纂修工作,书成后赐金而还,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。陈基能文善书,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。明史有传。著有《夷白斋稿》35卷,内诗1卷,文24卷,又外集诗、文各1卷。
初至京与元美明卿子与分韵 其二。明代。李攀龙。 北风吹折九河冰,五马如龙度李膺。把袂中原来气色,开樽碣石倚凭陵。明堂大集周方岳,列郡深惭汉股肱。词赋祗今吾党在,将因顾眄一先登。
无题为映南赋六首 其五。。徐兆玮。 海蜃楼台变幻多,桐华消息易传讹。敛身艳笑惊钗燕,入骨愁丝缚茧蛾。镇日天台春有主,小风古井水无波。灯窗同听潇潇雨,还想吴音一阕歌。
赠觉师。宋代。沈辽。 我昔乘兴游荆溪,数访道人溪水西。道人飘然舍我去,有如白云谢污泥。我来云间亦未久,惠然相顾携枯藜。时人莫将老相识,解空第一须菩提。
过韩氏庄登小阁 其二。宋代。释道潜。 玉秀兰芬好弟昆,时来挟册视田园。囷场古木千章合,彷佛秦人避世村。
台湾竹枝词 其三。清代。谢金銮。 水仙宫外近黄昏,迤北斜看第几鲲。潮信来特沙卤白,乱星渔火簇城门。
送别阿嫂(1) 其二。。费墨娟。 送客逢春可自由,心随湖水共悠悠。可能相别还相忆,一夕横塘似旧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