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人原上十五里,寒厓白日啼山鬼。万峰重叠路回旋,半间箬屋青松底。
老僧和锸入烟霞,满林摇落朱藤华。烧田种寒粟,斸地栽胡麻。
云根拨笋,涧底寻茶。粪火深埋魁芋种,砂瓶烂煮黄箐芽。
人谓隐者閒不足,何故山翁事驱逐。山翁笑指溪上桃,庭前竹,春风几度更新绿。
香严不作灵云死,徒有是非喧两耳。争似侬家百不知,从教少室分皮髓。
和皖山隐者。元代。明本。 野人原上十五里,寒厓白日啼山鬼。万峰重叠路回旋,半间箬屋青松底。老僧和锸入烟霞,满林摇落朱藤华。烧田种寒粟,斸地栽胡麻。云根拨笋,涧底寻茶。粪火深埋魁芋种,砂瓶烂煮黄箐芽。人谓隐者閒不足,何故山翁事驱逐。山翁笑指溪上桃,庭前竹,春风几度更新绿。香严不作灵云死,徒有是非喧两耳。争似侬家百不知,从教少室分皮髓。
明本(1263—1323),元朝僧人。俗姓孙,号中峰,法号智觉,西天目山住持,钱塘(今杭州)人。明本从小喜欢佛事,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,常伴灯诵到深夜。24岁赴天目山,受道于禅宗寺,白天劳作,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,遂成高僧。仁宗曾赐号“广慧禅师”,并赐谥“普应国师”。憩止处曰幻住山房。 ...
明本。 明本(1263—1323),元朝僧人。俗姓孙,号中峰,法号智觉,西天目山住持,钱塘(今杭州)人。明本从小喜欢佛事,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,常伴灯诵到深夜。24岁赴天目山,受道于禅宗寺,白天劳作,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,遂成高僧。仁宗曾赐号“广慧禅师”,并赐谥“普应国师”。憩止处曰幻住山房。
题王晋卿所藏郑虔著色山水图。宋代。曾肇。 曾访江南鸟爪仙,误随尘网落人间。红泉碧涧春风里,尚记麻源谷口山。
解嘲 其一。宋代。李彭。 平生痴绝百无忧,党友相嘲顾虎头。痴黠胸中各相半,要之与我不同流。
故承议李 其二。南北朝。邹浩。 甫毕荣亲愿,归休不计年。心冥尘竟远,善积子皆贤。万事残初梦,千龄掩逝川。登门独无路,追感倍悽然。
台湾竹枝词 其三。清代。谢金銮。 水仙宫外近黄昏,迤北斜看第几鲲。潮信来特沙卤白,乱星渔火簇城门。
澈庵招游北楼二首。近现代。赵熙。 古寺凭江郭,高楼感众阴。时危万里仄,思苦百年深。半醉天难问,多材陆岂沉。迢迢独行者,珍重吕粱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