翩翩佳公子,客华耀朝暾。门盛崔家戟,家传汉相尊。
弟兄才调俱第一,六龙八骏何足论。哲昆射策得高第,少弟亦邀天子恩。
连镳俱过上林苑,纵辔时经铜马门。铜马门前铺绣埒,五侯七贵多交结。
曾从复道入南宫,还向建章过北阙。归来寒拂紫貂裘,银烛金尊销百忧。
美人燕赵迎歌馆,狎客新丰上酒楼。酒楼歌馆回波舞,曲成便付梨园谱。
雁柱银筝乐未央,鬘鬋姱容何嫭妩。行觞伫立久徘徊,但愿公子朱颜开。
乍听金梁莺语细,还看珠履雁行来。雕轮华毂无时绝,子云笔札君卿舌。
回骑多过主簿家,扫门要使监奴说。座中醉客辖偏投,堂上留髡烛已灭。
鹦鹉遥遥自陇西,名花往往来南粤。鹦鹉名花何处藏,前头广榭后雕房。
飞甍日丽鸳鸯瓦,绣户香消翡翠床。窦融厩室自连互,马防观阁生辉光。
甲第云霞雄帝里,田宅膏腴满故乡。故乡佳丽一相忆,桂楫兰桡来往亟。
伐鼓南来驿路迎,扬舲直下通津塞。甘宁锦缆弃不收,鄂君绣被欢无极。
玉津园内鸟欲啼,伯通桥下人如织。更植乌椑金谷帝,常穿曲沼芳林侧。
据坐胡床时疾呼,曲韝绿帻平头奴。张翰善赋周小史,霍氏群知冯子都。
横行讵畏洛阳令,争道还欺上大夫。转日回天真莫比,自言富贵长如此。
未诵应璩《百一诗》,宁晓宽饶切谏语。尚冠里中鸮乱鸣,廷尉门前雀栖止。
梁松得罪岂无因,张让吊丧非得已。霆雷倏忽下彤墀,远戍穷边悔已迟。
东朝语不闻都尉,旧馆人皆去魏其。白发高堂犹议遣,斑衣爱子尽相随。
金阙回看肠已断。玉关生入梦堪悲。陂田苑囿输公府,厮养髯奴向北陲。
安国灰然那可待,子卿羝乳竟何时。从古豪华如转烛,奔车覆辙看相续。
海鱼有日困泥沙,破巢之下无完族。吾慕李子坚,身是司徒儿。
变名入公府,不遣同舍知。吾慕袁夏甫,国相以为父。
谒吏不见通,却车更徒步。古人高踪不可求,今人龌龊难为谋。
且漫垂鞭踏歌去,白云无尽香山秋。
公子行。清代。徐乾学。 翩翩佳公子,客华耀朝暾。门盛崔家戟,家传汉相尊。弟兄才调俱第一,六龙八骏何足论。哲昆射策得高第,少弟亦邀天子恩。连镳俱过上林苑,纵辔时经铜马门。铜马门前铺绣埒,五侯七贵多交结。曾从复道入南宫,还向建章过北阙。归来寒拂紫貂裘,银烛金尊销百忧。美人燕赵迎歌馆,狎客新丰上酒楼。酒楼歌馆回波舞,曲成便付梨园谱。雁柱银筝乐未央,鬘鬋姱容何嫭妩。行觞伫立久徘徊,但愿公子朱颜开。乍听金梁莺语细,还看珠履雁行来。雕轮华毂无时绝,子云笔札君卿舌。回骑多过主簿家,扫门要使监奴说。座中醉客辖偏投,堂上留髡烛已灭。鹦鹉遥遥自陇西,名花往往来南粤。鹦鹉名花何处藏,前头广榭后雕房。飞甍日丽鸳鸯瓦,绣户香消翡翠床。窦融厩室自连互,马防观阁生辉光。甲第云霞雄帝里,田宅膏腴满故乡。故乡佳丽一相忆,桂楫兰桡来往亟。伐鼓南来驿路迎,扬舲直下通津塞。甘宁锦缆弃不收,鄂君绣被欢无极。玉津园内鸟欲啼,伯通桥下人如织。更植乌椑金谷帝,常穿曲沼芳林侧。据坐胡床时疾呼,曲韝绿帻平头奴。张翰善赋周小史,霍氏群知冯子都。横行讵畏洛阳令,争道还欺上大夫。转日回天真莫比,自言富贵长如此。未诵应璩《百一诗》,宁晓宽饶切谏语。尚冠里中鸮乱鸣,廷尉门前雀栖止。梁松得罪岂无因,张让吊丧非得已。霆雷倏忽下彤墀,远戍穷边悔已迟。东朝语不闻都尉,旧馆人皆去魏其。白发高堂犹议遣,斑衣爱子尽相随。金阙回看肠已断。玉关生入梦堪悲。陂田苑囿输公府,厮养髯奴向北陲。安国灰然那可待,子卿羝乳竟何时。从古豪华如转烛,奔车覆辙看相续。海鱼有日困泥沙,破巢之下无完族。吾慕李子坚,身是司徒儿。变名入公府,不遣同舍知。吾慕袁夏甫,国相以为父。谒吏不见通,却车更徒步。古人高踪不可求,今人龌龊难为谋。且漫垂鞭踏歌去,白云无尽香山秋。
徐乾学(1631—1694年),字原一、幼慧,号健庵、玉峰先生,清代大臣、学者、藏书家。江苏昆山人,清初大儒顾炎武外甥,与弟元文、秉义皆官贵文名,人称“昆山三徐”。康熙九年(1670年)进士第三名(探花),授编修,先后担任日讲起居注官、《明史》总裁官、侍讲学士、内阁学士,康熙二十六年(1687年),升左都御史、刑部尚书。曾主持编修《明史》、《大清一统志》、《读礼通考》等书籍,著《憺园文集》三十六卷。家有藏书楼“传是楼”,乃中国藏书史上著名的藏书楼。 ...
徐乾学。 徐乾学(1631—1694年),字原一、幼慧,号健庵、玉峰先生,清代大臣、学者、藏书家。江苏昆山人,清初大儒顾炎武外甥,与弟元文、秉义皆官贵文名,人称“昆山三徐”。康熙九年(1670年)进士第三名(探花),授编修,先后担任日讲起居注官、《明史》总裁官、侍讲学士、内阁学士,康熙二十六年(1687年),升左都御史、刑部尚书。曾主持编修《明史》、《大清一统志》、《读礼通考》等书籍,著《憺园文集》三十六卷。家有藏书楼“传是楼”,乃中国藏书史上著名的藏书楼。
和裘父见赠二首。宋代。曾协。 乡关重见慰余年,踉蹡迎门喜欲颠。先遣好诗陈曲折,更搜余论尽中边。尚勤药石论臣佐,莫向杯觞近圣贤。杜口不言穷达事,知君客疾不难痊。
用盐政姚德宽韵。元代。耶律楚材。 乃祖开元柱石臣,云孙髣髴玉麒麟。从来德炙舆人口,此日恩沾圣世春。欲草荐书学北海,未开东阁愧平津。而今且试调羹手,伫看沙堤继旧尘。
念奴娇。清代。周之琦。 五湖空约,为迷津、翻学鸱夷生计。钓艇渔舟频唤取,替却駪駪征骑。蕙带徐搴,荪桡缓荡,万顷玻璃碎。青溪几折,晚风吹梦无际。当日跨凤偕归,玉尊双饮,笑语篷窗倚。一绿鸳波依旧好,谁念羁禽身世。帝子贞筠,灵均香草,况是埋忧地。楚骚歌罢,水天何限愁思。
欲为海幢化四金刚 其一。明代。释今无。 愿乞金刚四座高,长年一册压方袍。问人每爽朱提约,在我殊怜白首劳。念佛有时行玉兔,抡材真欲踞金鳌。神宗旧事偏能忆,閒共诸僧说海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