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妾初嫁君,花鬟如绿云。回灯入绮帐,对面脱罗裙。
折步教人学,偷香与客熏。容颜南国重,名字北方闻。
一从失恩意,转觉身憔悴。对镜不梳头,倚窗空落泪。
新人莫恃新,秋至会无春。从来闭在长门者,
必是宫中第一人。
玉垒城边争走马,铜蹄市里共乘舟。鸣环动佩思无尽,
掩袖低巾泪不流。畴昔将歌邀客醉,如今欲舞对君羞。
忍怀贱妾平生曲,独上襄阳旧酒楼。
自从君弃妾,憔悴不羞人。惟馀坏粉泪,未免映衫匀。
杂曲歌辞。妾薄命三首。唐代。李端。 忆妾初嫁君,花鬟如绿云。回灯入绮帐,对面脱罗裙。折步教人学,偷香与客熏。容颜南国重,名字北方闻。一从失恩意,转觉身憔悴。对镜不梳头,倚窗空落泪。新人莫恃新,秋至会无春。从来闭在长门者,必是宫中第一人。玉垒城边争走马,铜蹄市里共乘舟。鸣环动佩思无尽,掩袖低巾泪不流。畴昔将歌邀客醉,如今欲舞对君羞。忍怀贱妾平生曲,独上襄阳旧酒楼。自从君弃妾,憔悴不羞人。惟馀坏粉泪,未免映衫匀。
李端(约743-782?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。少居庐山,师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在“十才子”中年辈较轻,但诗才卓越,是“才子中的才子”。他的名篇《听筝》入选《唐诗三百首》。 ...
李端。 李端(约743-782?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。少居庐山,师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,在“十才子”中年辈较轻,但诗才卓越,是“才子中的才子”。他的名篇《听筝》入选《唐诗三百首》。
五日同使君谒子贡祠对酌 其一。明代。温纯。 旧宰祠堂背郭横,肩随旅拜向檐楹。千年墙室窥瞻好,五日椒兰感慨生。拂坐薰风思解愠,盈卮蒲酒对澄清。执鞭岂为文章业,所至长留奕奕名。
张德夫园亭八咏·橘渚。宋代。王炎。 小插藩篱护洲渚,当年手自种嘉树。春风吹出玉珑璁,水面霏微喷香雾。萧疏木疏候雁翔,漙漙白露朝为霜。木奴欲献主人寿,一夜累累千颗黄。紫蟹螯肥鲈脍好,酿就洞庭春色老。苍头急走唤客来,翠勺金壶同醉倒。
菩萨蛮·金铺半掩银瞻满。宋代。蔡伸。 金铺半掩银瞻满。个人应恨归来晚。轧轧橹声迟。那知心已飞。迎门一笑粲。娇困横波慢。偎倚绿窗前。今宵人月圆。
西兴渡口雪。宋代。苏泂。 岸侧枯杨卧玉龙,卸残鳞甲趁天风。明年更作垂垂绿,会率莺花入汉宫。
折桂新亭。宋代。钱闻诗。 面对三江背五峰,一亭屹屹睨其中。蓬莱弱水眼前是,不必思航大海东。
三月三日上忠襄坟,因之行散,得十绝句。宋代。杨万里。 暖轿行春底见春,遮栏春色不教亲。急呼青繖小凉轿,又被春光著莫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