宽猛三年无枉理,公私兼济不欺心。如今受代朝天去,遮路人人泪满襟。
题真定村寺。南北朝。王素。 宽猛三年无枉理,公私兼济不欺心。如今受代朝天去,遮路人人泪满襟。
(418—471)南朝宋琅邪临沂人,字休业。少有志行。初为庐陵国侍郎。母卒,隐居不仕。颇营田园之资。好文义,不以人俗累怀。宋孝建、大明、泰始中累辟不就。山中有蚿虫,鸣声清长,听之使人不厌,而其形甚丑,乃为《蚿赋》以自况。 ...
王素。 (418—471)南朝宋琅邪临沂人,字休业。少有志行。初为庐陵国侍郎。母卒,隐居不仕。颇营田园之资。好文义,不以人俗累怀。宋孝建、大明、泰始中累辟不就。山中有蚿虫,鸣声清长,听之使人不厌,而其形甚丑,乃为《蚿赋》以自况。
丹阳舟中与幼孺对月时余南还幼孺将客苕川。明代。徐熥。 共倚孤篷月似霜,夜深风露满胡床。应知此月重圆夜,君在他乡我故乡。
有感。清代。吕兆麒。 沈醉西风有底愁,冰轮重见月如钩。炉藏桂烬香犹爇,镫灺兰缸焰未收。可忆婿乡骑竹马,难从童阜问金牛。输他意绪澄于水,静夜吟诗独倚楼。
首尾吟 其九十六。宋代。邵雍。 尧夫非是爱吟诗,诗是尧夫尽性时。若圣与仁虽不敢,乐天知命又何疑。恢恢志意方闲暇,绰绰情怀正坦夷。心逸日休难状处,尧夫非是爱吟诗。
寄别陈志鸿罢官归高凉 其一。明代。王恭。 解印行歌出将营,千军流泪共含情。邹阳书上谁称屈,王粲才高赋谩成。天连故国铜鱼远,霜落寒江白雁鸣。自愧神交惊此别,不堪离恨更沾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