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和答蒿叟三首

次和答蒿叟三首朗读

迭吟怒涌源泉似,万斛惭将一勺酬。

坐洗襟抱吞海气,隔扶魂梦湿湖秋。

尊前菊影开奇境,鬓外坟痕有断愁。

逸趣报公携岛客,(康更生翁自青岛还湖居与同游)表忠观更访碑留。

陈三立

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 ...

陈三立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竹荫巧藏三伏,茶香分入四邻。

波间先辨来客,石畔长眠醉人。

()
刘崧

零乱黄金错,参差碧玉筒。何似明月下,临水听秋风。

()

无心览卷谩舒卷,有念盈怀日往来。

十日离家劳梦远,一行无字强颜开。

()

晓日都门飐旆旌,晚风铙吹入三城。知公再为苍生起,不是寻常刺史行。

()

借得渔乡住,蟾光忽满轮。金波随短棹,银汉有通津。

几度中秋月,今宵自在身。一尊消得醉,眼底欠诗人。

()

金貂晓出凤池头,玉节前临南雍州。暂辍洪炉观剑戟,
还将大笔注春秋。管弦席上留高韵,山水途中入胜游。
岘首风烟看未足,便应重拜富民侯。

()